撰文╱曾筱如
撰文╱曾筱如
人物與3C產品,兩者交疊創造出畫面早已是當今再尋常不過的日常圖景。林桂華延續近年熱中於觀察周遭人事物的興趣,以刻畫當時代的生活場景為志業,進行一系列仿若當代風俗畫的實驗記錄。林桂華言及人與人之間構築的連結很即時,不論是觀其行為、活動,都能夠在看到的當下即刻產生對應的想法。然而若僅以此來理解林桂華的作品,卻會在心照不宣的人物姿態中驚喜發現畫面暗藏的多重閱讀性,如此層層堆疊的線索,一方面可能來自於作品構圖囊括她對人物群體的關察,率先為觀者寫下一齣像是繪卷般的場景劇本,另一方面則可能是她不受限於單一繪畫技巧的作畫方式,以刮刀代筆,或塗、或刮、或嘗試使用網版及針筒等工具,和速乾的壓克力進行一場與時間搶快的身體創作。
展題「相對擬態」飽含策展人廖倩慧對林桂華作品的深刻解讀,取材於日常文本的景致如何進一步轉換成不日常的內容,之間轉換的過程是環環相扣、不斷向前推演的進程,例如在創作時由身歷其中的感性角色,轉成接近觀者的旁觀理性視角,以及將幾件新作的畫面經營轉以嘗試從相疊的虛化空間中襯托人物主角,增添觀者解讀的主動性。林桂華認為重新再造,甚至於推翻自己的創作技法及理念是藝術家的本分,由此正是她能夠跳脫常規,持續將平面繪畫玩出新味的緣故。